概况 
 新闻 
 教学 
 科研 
 实践 
 学生 
 教师 
 学科 
 
教师
 教师概况 
 教师简介 
 专家学者 
 研究生导师 
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
建筑与设计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84年,1985年开始招收第一批专科层次的学生,1992年创办了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并将建筑学专业更名为建筑设计专业,1998年进行专业改革,将两个专业合并,改名为建筑设计与装饰专业,该专业被遴选为全国第四批试点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建筑学本科专业,2000年合校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建筑系,2005年由湖西区的建筑系与湖东区的工业设计系合并组建建筑与设计学院。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合校10年的努力,建筑与设计学院不仅实现了专业由高等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顺利过渡,而且由两个专业发展成建筑学、城乡规划、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六个专业,形成了建筑与艺术结合、文科与理科结合并具有建筑与设计学院独特的办学体系和风格的“设计类”学院。
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5000名毕业生。 与学校其他学院办学时间相比,建筑与设计学院虽然还是一个年轻的学院,但是其办学理念和取得的教学成果却使学院名声大振,成为省内同行业的佼佼者。如今,建筑与设计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校学生已近千人,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学院各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及办学条件。设有建筑、环境设计、公共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城乡规划六个系。并设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室、资料室、学术期刊室、专业美术画室、服装工艺实训基地实验室、模型制作室、雕塑设计室,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外实习环境。
一、团结进取的领导集体
   “家和万事兴,一个团结的单位,一个和谐的集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段话始终是我院追求的工作目标。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彼此尊重、理解、支持、宽容,工作中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形成了一个团结、民主、和谐、向上的领导集体。 “建筑与设计学院有一个精诚团结,朝气蓬勃的领导集体”这是普通教师对院班子的最高评价。正因为学院党政团结、分工合作,才使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领导班子虽然每个人的专业不同,年龄不同,个人的爱好不同,但共同的兴趣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大家共同热爱建筑与设计学院这个大集体。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行政工作,党务工作,学生工作只要遇到难题,大家总是坐在一起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进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到达到共识。做到了书记全力支持院长工作、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行,院长领会学校的精神,大事亲自指挥,掌控全局,副手们冲锋陷阵,相互配合,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三位女院长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堪称学院的特色,她们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在两位书记的配合下工作中兢兢业业、勇于创新、以情感人,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建筑与设计学院连续多年被省高工委评为基层先进党总支;被学校党委评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被吉林省巾帼建功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吉林省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学院妇委会被长春市妇联评为“长春市先进妇委会”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创建一所名牌学校,有很多要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筑与设计学院从创办开始,就一直注重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注重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几年来,教师们不断钻研业务,提高学术水平,专任教师们在校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公开出版专业教材和书籍30余部,多项教科研成果获得学院和省级奖项。广大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参加工程实践,多位教师在国际、国家、省内获得设计竞赛奖项。其中1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1人获吉林省优秀教师;2人先后当选朝阳区人大代表。目前,4位教师被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建筑与设计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先后完成了省级及校级教科研课题10项;科研课题15项;建成省级精品课、优秀课各一门;校级优秀课多门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1世纪北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建筑节能技术遴选为学校建筑技术科学学科重点研究方向。
  为了加强对外交流,学院与德国奥尔登堡科技应用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几年来先后选派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到德国进行学习,同时接收德国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校进行学习和交流。 2009年加拿大籍城市规划、古建筑保护专家海琳•拉博叶博士来我院访学半年,加强了国内外专业的信息互通。
三、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20多年来,教师们一贯重视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2005年建筑学专业由四年制变成了五年制,并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建筑学专业的教师们探索了一种更适宜、更具特色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以满足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建筑市场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的课程模式。建立了“四段、三题、两慢、一快”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教学系统。
  “四段”是指建筑设计课程划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建筑设计入门阶段,开设在第34学期,通过单项空间设计、单元空间设计,将建筑设计分解进行,学习建筑语言,进行小型建筑组合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学习建筑设计的表现方法及设计过程。第二阶段是建筑设计深入阶段,开设在56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处理建筑单体和群体关系的能力,提高处理较复杂功能建筑和特殊环境关系的能力,进一步建立整体的环境设计意识,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懂得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三阶段是建筑设计拓宽阶段,开设在78学期,从设计单一空间、单层建筑过渡到设计多空间、多层建筑乃至高层建筑,通过综合体空间设计、室内设计,提高处理复杂、综合性建筑设计的能力,拓宽学生宏观和微观环境意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四阶段是建筑设计强化阶段,开设在第910学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竞赛项目、复杂工程的综合强化训练。“三题”是指建筑设计课的讲授方式是以专题或空间形式进行讲解的,结合理论教学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要完成三个完全不同题目的设计作业,“两慢”是指在每学期中安排两个时间相对较长的设计题目,一般7-8周完成一个设计,另加一个集中设计周。“一快”是指在完成第一个“慢题”之后,穿插一个快速设计题目,学生要在6-8小时之内完成任务,题目一般选择灵活性较大,可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小题目,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与快速设计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门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
四、特色鲜明的教学成果
  经过近30年的办学积淀,建筑与设计学院各专业由弱变强,办学经验日益丰富,教学成果显著。在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毕业生的专业工作能力,深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专业负责人。
  近年毕业生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长春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天津冶金规划设计院、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苏州广厦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长春黄金设计院、中国建筑装饰工程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大连巨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豪迪服装公司、沛高时装公司等。
  以赛促学,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筑与设计学院专业教学的一贯做法和办学特色。近年来,各专业在校生参加全国性的设计比赛,屡屡入围并获奖,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设计大奖。2006年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冯嵩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镇海杯”第二届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杜杰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008年“曼特劳”杯首届中国休闲裤设计大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程世强获得国家级铜奖;200812月全国大学生冰雕艺术设计创作大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赵超、于凯获得最佳技巧奖;20095月首届吉林省高校视觉艺术大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游敏、亢虎获得省级一等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王楠、孙波获得省级一等奖,建筑学专业学生陈红彬、贠生磊获得省级二等奖;20099月,在吉林省教育厅举办的首届“视觉艺术传达”大赛中,建筑与设计学院师生50多人次分获得多个奖项的一、二、三等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吉林省“温馨鸟”杯服装设计大赛中包揽了所有奖项的金奖。
  很多同学的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与设计含量很高,设计的完整性已达到市场化设计的标准。也得到了参观者(包括企业人士)的一致肯定与好评,有的产品设计方案已为企业所采用。
五、创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环境历来是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环境更是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领域,是无声的资源。所以,建筑与设计学院对环境的塑造,力求体现建筑与设计学院的文化,力求使每一处景观都融入温馨的提示,让学生通过感观获得信息。建筑与设计学院每门设计类课程结束都要进行阶段性成果展。充分发挥小小展厅的特殊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连续几年举办了艺术类专业毕业成果汇报展,两次成功的举办了全国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