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共艺术国际与国内多元化的教育现状,根据艺术学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实践理论与方法持续深化的态势,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不断追踪艺术学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社会与专业实践的发展,建设具有长春工程学院特色的公共艺术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素养的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设计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长春工程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坚持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教育过程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教育目标是未来公共空间设计师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强调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根据学科发展不断完善艺术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化地审视和优化已有教学体系,建立以培养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及城乡雕塑小品设计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主干,整合相关各知识模块、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及针对性,建立与之配套的教案、教材和师资组织结构。
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谋求多方位、多层面的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实践能力、灵活的组织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职业景观设计师的基本训练。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适当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其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和专业外文资料阅读、翻译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市场观念和创业精神;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和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